新聞資訊
NewsBopp薄膜市場曾是軟包裝市場中增勢最猛的品種,盡管近幾年這種增勢大幅回落,但大多數人認為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并認為BOPP長期看會繼續強勢增長的態勢,但這種增長越來越依賴于被亞洲和中東的發展,而傳統的BOPP市場,日本,美國和西歐國家的BOPP市場會得到進一步鞏固,市場的增長與國家的GDP增長掛鉤。
BOPP薄膜自上世界70年代形成商業規模,并在80年代迅速取代鋁、紙和其他塑料材料成為軟包裝市場的重要力量。該時期BOPP薄膜市場主要集中在發達資本主義國際如日本,美國和西歐國家。90年代,受助于新興市場的崛起,特別是中國,以及拉美和中東等地區,BOPP薄膜繼續經歷了蓬勃的發展,年增長率高達10%。
90年代BOPP薄膜市場的高增長吸引了大量投資跟進,特別是中國,從2000年到2008年,產能增加率達115%。盡管全球增長率一直維持較高的增長率,但由于BOPP薄膜行業的產能增加率高達70%最終導致產能過剩,隨之而來的是生產線的使用率和產品利潤率雙雙下降。原料和能源成本的上升進一步導致生產線使用率和產品利潤下降,從而加劇了BOPP薄膜行業收益率的下滑。去年,BOPP薄膜行業的新建生產線訂單大幅下降,盡管如此,去年仍有50萬噸的新建產能投入使用,大部分集中在中國。近日國內連續有市場調查顯示,盡管BOPP薄膜市場下滑,但該行業回暖的信心很足。
今年六月份AMI在北舉行的BOPP薄膜會議上同樣顯示了這種樂觀的態度。由于國內市場對高檔消費品包裝和對食品包裝安全性的日益重視,國內的BOPP薄膜市場仍將持續增長。如今國內不少城市都相繼出臺禁止銷售散裝食品的政策,這意味著像大米這樣的商品都需要經商家包裝后才能出售,這也是國內BOPP發展的機遇所在。
盡管國內市場需求向好,但產能過剩卻是國內BOPP市場不能回避的問題,國內產能過剩使得生產廠商將目光對準國外市場,11%-13%的出口退稅率對BOPP的出口起到了促進左右,去年的BOPP年出口量為20萬-30萬噸,未來預計的出口量是50萬-80萬噸,這個數字對該地區和全球的BOPP市場的需求和供給都是考驗。
除了中國,另一個在最近幾年經歷了強力增長的國家是印度,印度BOPP市場規模僅是中國BOPP市場規模的10%,但人口是中國的80%,說明印度市場的潛力巨大,大量投資者進入這個市場,包括BOPET薄膜的生產商Polyplex:今年年底,該公司的8.7m,最高速度在500m/分鐘的新生產線將投入使用。該生產線安裝于Polyplex的在Kathima的生產中心,靠近尼泊爾的邊境線。另外一個重要的新領軍力量是印度著名的紡織集團Nahar,該公司計劃安裝一條年產3.2萬噸BOPP的生產線,該生產線計劃于明年投產。還有5-6個公司在積極尋求BOPP方面的投資機會,這些投資成為CosmosFilms公司和JindalPolyFilms新投產項目的首選。
中東的BOPP投資受中東地區本地需求的增長、中東低廉的樹脂和能源價格、政府對下游產品投資的獎勵政策所拉動。阿拉伯本地的生產商Gulf包裝已與Rowad-Tasnee的附屬公司(Saudi/Lyondell-Basell合資公司)即將在阿拉伯Damma投產一條8.3m的生產線,第二條生產線正在計劃中,還為2010年預留了容納四條新生產線空間的車間。全部建成后將達到年產17萬噸的產能。
Gulf包裝制訂了極有野心的擴張計劃,今年底安裝的第四條生產線和計劃中的兩條生產線將使該公司的產能達到12.6萬噸,除此之外,公司還在阿拉伯的西部建設新工廠,希望在2016年產能增至13萬噸。
該地區投資的巨大規模和該地區的小規模需求形成了反差,這表示會有更多的產品需要出口到國外,這意味著未來五年內該地區有望成為BOPP的主要出口區,這種發展可能出現的結果是世界上其他地區的BOPP生產商將傾向于與該地區的生產商達成合作而獲取有成本優勢的產品而不是在當地建立新生產線。
對BOPP傳統市場的生產商來說,包括歐洲,北美和日本這些薄膜生產商正在面臨這一困局,他們在當地的生存還能持續多久,是否會被代替。
作為回應,如今的BOPP產業需要調整。發達市場面對的是增長緩慢的需求和競爭者的迅速壯大,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市場同樣面臨著挑戰,現在分散化的供應基礎亟需重建和鞏固以提高產品的利潤率,除此之外還應提高生產工藝和水平,生產出高科技含量和更趨專業化的產品以應對挑戰。
根據AMI的調查,去年全球BOPP膜制品需求為500萬噸,08年全球市場的增長率僅為1%,過去五年內,這一數字都將近10%,這顯示了由經濟危機導致全球大部分市場的需求都在08年四季度大幅下降。而中國和亞洲南部和東部成為該市場需求最大的地區,約占全球總需求的40%,印度的需求也在增長,中東和俄羅斯近幾年受消費者財富增長對食品包裝的需求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對更發達和成熟的市場來說,比如西歐,日本和北美貿易區,增長已比較溫和,趨于GDP的平均增長率,與之相對比的是90年代,BOPP的增長率是GDP的四倍,這也反映出這些地區的市場已經比較成熟,很多轉向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市場生產,BOPP下游制品的出口,尤其是膠帶的出口日趨增多。西歐和北美著力通過出口維持設備的使用率,但通過出口來提高設備使用率和產量的機會將日益減少。
BOPP生產商可提供平膜、共劑、涂層、珠光(或者不透明)等多樣化產品。阻隔的特性可以通過進一步的金屬化添加。2008年珠光膜將近占據了全球BOPP薄膜需求的半壁江山,日本除外,該地區仍偏愛普通薄膜,然后添加夾層。增長最快的種類將是珠光產品,未來可能增加的產能也多集中在該種類。未來產能預計可用在于對傳統復合膜制品和涂層膜制品的替代市場方面。
BOPP膜制品主要用于食品的包裝,2008年占全球需求的三分之二,最大的需求品目在干燥類食品的包裝,如薯片、咖啡、休閑食品等。盡管從全球看來,干燥類食品包裝是占比最大的品目,但亞洲是特例,亞洲市場面食的包裝占了很大的份額。第二大需求品目是餅干和面包包裝。由于該品目產品消費已經成熟,應著力與降低產品的成本而不是花大力氣開發新市場。
其他品目的發展趨勢不盡相同,例如,煙草包裝市場并未實現增長,因為吸煙的人數在減少。但標簽膜市場大幅增長,包覆式和壓敏式瓶用包裝需求都大幅增加。大多數市場的增長要靠食品包裝發展的帶動??梢酝ㄟ^開發添加阻隔特性和其他有用特性的高附加值產品來吸引更高標準的市場需求。